主办单位:中共天长市委组织部 承办:天长市党员教育中心



重阳秋韵浓,敬老正当时。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激发广大团员青年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热情,郑集镇团委在重阳节期间组织开展了“青春暖重阳敬老伴夕阳”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以青春之力传递温暖,以务实行动托起幸福“夕阳红”。
“剪”出温情,共话桑麻。“王奶奶,您看这样折角,窗花的纹样会更匀称。”在郑集镇敬老院活动室内,一场“银发伴青丝,巧手剪重阳”主题剪纸活动温馨开展。青年志愿者与老人并肩而坐,手持红纸与剪刀,一边讲解剪纸技巧,一边倾听他们讲述往昔岁月,分享如今的幸福生活。银发与青丝相映,剪声与笑语交织,不一会儿,一副副寓意吉祥的窗花在老人手中绽放。78岁的张爷爷手持刚完成的“重阳菊”窗花,欣慰地说:“几十年没剪过了,有这些年轻人陪着,心里特别暖!”活动不仅锻炼了老人的动手协调能力,更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搭建起代际沟通的桥梁。
“医”路守护,健康同行。“李大爷,您的血压有点偏高,平时注意清淡饮食,按时服药。”聚焦农村老人健康需求,郑集镇团委联合镇卫生院青年医生志愿者,走进长安村开展“青春义诊进乡村,健康守护暖重阳”活动。医生们为老人们提供血压测量、心肺听诊和常见病咨询等服务,耐心解答健康疑问,并发放秋冬保健宣传手册。针对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志愿者分组入户,开展“床边问诊”,将健康服务送到家中。“医生讲得清楚,孩子们照顾得也周到,我们心里踏实!”年近八旬的王大爷连连称赞。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老人的健康意识,也展现了青年医务工作者的专业与温度。
“戏”传雅韵,文化润心。“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熟悉的黄梅戏旋律在施庄村文化广场悠悠响起,“送戏进万村”重阳节专场演出在这里温情上演。郑集镇团委积极配合文化惠民工程,推动优秀戏曲走进基层。黄梅戏《孟姜女》《白灯记》等经典选段轮番登场,婉转的唱腔、动人的情节,让老人们沉浸其中。有人随节奏轻晃身体,有人低声跟唱,每到精彩处,掌声与欢笑不绝于耳。青年志愿者们忙碌其间,搀扶老人、维持秩序、递送热茶,以细致服务保障演出顺利开展。“能在村里看到这么专业的演出,真是我们老年人的福气!”施庄村李奶奶感慨道。戏曲不仅丰富了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传统艺术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生。
此次重阳节系列活动,是郑集镇团委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常态化、精准化的生动实践。郑集镇团委将持续擦亮“青春护老”志愿服务品牌,引导更多团员青年深入基层、贴近老人,在服务中锤炼作风,在奉献中传承美德,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志愿红”持续温暖“夕阳红”。
(来源:郑集镇 闵家慧)
上一篇:郑集镇:学深悟透强担当 凝心聚力促振兴[ 10-31 ] 下一篇:郑集镇统战部:重走峥嵘长征路 共筑强国复兴梦[ 11-03 ]
主办单位:中共天长市委组织部 承办:天长市党员教育中心 皖ICP备0700665号 联系电话:0550-7770830 邮箱:tcxfw2012@163.com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181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