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兴领域党的建设,是扩大党组织覆盖面的必然要求,更是引领该领域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近期,铜城镇集中开展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攻坚行动,通过“协同联动、科学组建、健全机制”三个阶段扎实推进,有效织密组织覆盖网络,显著提升党组织覆盖率,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激活发展新动能。
精心组织部署,构建协同联动的“工作网”。铜城镇将推进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攻坚行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专项工作小组,统筹经济发展办、党政综合办、便民服务中心等多部门力量,建立跨领域协作机制。专项工作组紧扣“摸底数、抓组建、促规范”三步走工作路径,细化形成3大类11项具体任务清单,确保各项工作目标明确、推进有序。同时,构建“镇——村——企”三级联动机制,镇级负责统筹协调与政策指导;村(社区)党组织落实属地责任,开展实地摸排并及时反馈问题;企业党组织发挥主体作用,积极配合党员信息核查与组织建设。通过开展专项督查3次、发布进展通报5期,实现压力层层传导、工作高效落实。此外,铜城镇积极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优势,整合21名经济普查员力量,实现信息共享、力量互补。建立“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机制,累计召开专项调度会3次,协调解决因企业搬迁、倒闭等6大类难填报问题,高质量完成520家企业摸排工作,为科学组建党组织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和组织保障。
深入摸底排查,创新科学组建的“方法网”。通过前期部署,铜城镇创新建立“三本台账”管理制度,通过《企业基本信息台账》《企业迁入迁出台账》《企业党员信息台账》实现企业动态和党员分布情况的精准掌握和动态更新。据统计,累计登记企业迁出17家、镇内迁址15家、新迁入5家。同时,采取“线上初步筛查+线下实地走访+多方联动核查”的摸排方式。线上依托政务数据平台初筛,线下发动村(社区)“两委”开展“扫街式”实地走访,并协同21名经济普查员进行信息交叉核实。累计摸排企业520家,精准收录7217名员工信息,全面实现企业经营状况、职工构成、党员信息、出资人背景和未建党组织原因“五个清楚”目标。基于摸排结果,铜城镇精准识别出134家“三有”企业,并实施分类组建;对符合条件的4家企业指导其单独组建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但有一定党员基础的企业,联合组建5个党支部;针对目前党员不足的企业,先行建立了工会、共青团组织等群团组织,覆盖了126家企业,为后续建立党组织创造了条件。通过精准施策,党组织覆盖率从49%显著提升至89%,平均组建周期压缩30天,切实构建起“单独组建为主体、联合组建为补充、群团组织全覆盖”的组织体系。
健全长效机制,培育活力迸发的“生态网”。在实现组织覆盖的基础上,铜城镇着力推动新建党组织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转化,确保党组织作用充分发挥。一是选优配强党建指导力量。选派23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镇机关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新建党组织的党建指导员,提供“一对一”精准指导。通过定期走访、现场指导、专题培训等方式,累计帮助解决组织生活不规范、党员作用难发挥等问题18项,有效提升了新建党组织的规范化运行水平。二是打造“党建+”融合模式。围绕生产经营、技术革新、安全生产等主题,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目前已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技术攻关小组”“金点子征集”“安全生产示范岗”等特色活动15场,参与党员职工达324人次。这些活动有效激发了党员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活力,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三是构建分层培训体系。针对新建党组织书记、普通党员等不同群体开展专题培训2期,培训人次达373人,全面提升党务工作能力和党员队伍素质。
通过系统化、多维度的赋能措施,铜城镇新兴领域新建党组织实现了从“建起来”到“活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稳步发展,党组织真正成为引领企业健康发展的“红色引擎”,为激活新兴领域发展新能量注入了强劲动力。
(来源:铜城镇 刘雨)
上一篇:天长市铜城镇:“四雁工程”构筑乡村振兴人才矩阵[ 09-28 ] 下一篇:没有了!
主办单位:中共天长市委组织部 承办:天长市党员教育中心 皖ICP备0700665号 联系电话:0550-7770830 邮箱:tcxfw2012@163.com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181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