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经地义孝当先,古韵新风共绵延”。在皖东大地,一座承载千年孝道文脉的工业强镇正焕发新姿。天长市秦栏镇,既是以百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闻名的“安徽电子名镇”,又是承载宋代孝子朱寿昌“弃官寻母”典故的千年孝乡。这里,机器轰鸣的工业园区与古韵悠悠的孝文化园相映成趣,产业升级与文化传承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双城记”。
产业新篇:智造高地崛起长三角
4月,走进秦栏镇工业园区,机器运转、车辆穿梭,总投资18亿元的安徽远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表面处理中心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作为全镇“3+3”产业链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达2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个,成为推动传统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这样的产业图景背后,是秦栏镇“项目为王”的硬核逻辑。2024年全镇外出招商35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7个,新开工及投产亿元项目各5个,形成“招引——建设——达效”的良性循环。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下,电子、新材料、汽车装备三大主导产业精准招商成果丰硕。与此同时,秦栏镇以远驰环保项目为支点,计划纵向延伸电镀、精加工产业链,横向拓展环保技术研发领域,打造长三角表面处理产业集群。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为秦栏镇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该镇创新推出“全过程帮办”服务机制,2024年累计走访企业612次,解决用地、审批等难题71项,挂牌工业用地350亩,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高标准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新建及改造道路35条,构建起25公里污水管网,形成“七纵七横”管网格局,吸引大批优质企业落户。“‘天一流·秦放心’不仅是营商品牌,更是企业扎根的信心。”秦栏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素莉说。
文化密码:千年孝道焕发治理新能
与工业园区的火热形成对照的,是孝文化园里浸润心灵的静谧。多年来,秦栏镇始终不忘文化根脉,将宋代孝子朱寿昌“弃官寻母”的精神融入基层治理,通过文旅融合等方式构建全民行孝、共建共享的社会风尚。
漫步在孝亲文化园,寿昌塔、思母亭、同仁书院等文化地标串联起一条凝聚孝亲元素的“文旅轻游线路”,孝子树、寿昌广场、秦栏老街等特色景点成为来秦游客必游之处,多年打造举办的“寿昌文化节”更是成为辐射周边的区域特色文化品牌。
文化传承不止于景观营造。秦栏镇将《孝泽秦栏》《秦栏寻孝》乡土教材送进千家万户,更创新推出“孝行积分制”:把赡养老人等6类行为纳入信用评价,9715户家庭累计获得24万积分,2240元礼遇优惠让“德者有得”,积分排名靠前者可优先参评“孝亲之家”“星级志愿者”,形成“小积分撬动大治理”的生动局面。“孝行不仅能传承美德,还能带来实惠,何乐不为?”获评2024年度“天长市优秀志愿者”的庆祝村村民曹艳笑着说道。
在秦栏镇,这种文化治理智慧渗透到各个角落。“积分量化-信用激励-典型示范-实践深化”形成的治理闭环,让千年孝道焕发现代生机。各村(社区)围绕本区域群众实际需求,成立“小白马”“云上新华”“太阳花”等“一村一特色”志愿服务队伍,2024年开展活动280余场,群众参与受益超8000人次。
双向赋能:软硬实力共筑发展生态
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犹如车之双轮。孝文化浸润出的诚信体系,为民营经济筑牢社会根基;产业反哺又让文化建设有了坚实依托。该镇党委书记徐家林介绍:“我们以文化‘软约束’筑牢治理‘硬效能’,既治行为之‘标’,更治观念之‘本’。”
从流水线上的精密元件到孝文化园里的家风传承,从机器人的机械臂到志愿者服务的温暖手,秦栏镇用实践诠释:当民营经济遇见文化传承,激荡出的不仅是GDP的增长曲线,更是一个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坐标。在这里,孝道文化不再是古籍里的抽象概念,而是可量化、可感知、可传承的治理智慧;产业升级也不仅是厂房设备的迭代,而是浸润着人文关怀的文明进程。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秦栏镇正用独特的“双螺旋”发展模式,以文化之“魂”铸造发展之“基”,借孝德之“善”滋养产业之“兴”,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城镇建设的生动篇章。
(来源:秦栏镇 李航 陈马骏 赵徐)
上一篇:秦栏镇推动招商引资与园区建设提质升级[ 03-28 ] 下一篇:秦栏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胜利闭幕[ 04-24 ]
主办单位:中共天长市委组织部 承办:天长市党员教育中心 皖ICP备0700665号 联系电话:0550-7770830 邮箱:tcxfw2012@163.com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181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