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先锋网>> 党的建设>> 党员管理>> 党员管理>>正文内容

天长市:“三链融合”激活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5日  来源:

近年来,滁州天长市聚焦抓实流动党员精细化教育管理工作,在摸排查底、教育学习、服务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探索做强“信息链”“教育链”“实践链”三条新路子,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持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健全“信息链”,全面摸清底数,让流动党员“流而不散”。常态化开展流动党员基本信息调查摸底工作,通过支部摸排上报、基层党(工)委核实、组织部门汇总,建立流出、流入党员台账,推行流动党员全域管理“一本账”。组织市直机关党员、各村(社区)干部、网格员等力量,深入开展流动党员基本信息集中排查行动,准确掌握流动党员的去向、职业、家庭情况、联系方式等信息。依托“千秋先锋·智慧党务”线上平台,建立完善全市村级流动党员名册175个、镇级管理台账16个,备案流动党员900余人,每季度对流动党员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做到资料实、数据新、底数清、去向明。同时,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春节、清明、中秋、国庆等在外流动党员集中返乡时机,通过电话联系、寄发信函、访亲问友、网格对比、走村入户等多种方式排查核实信息,进一步完善和更新流动党员花名册。针对上海、南京、苏州、扬州、杭州及其周边该市流动党员主要聚集区,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形式,特别成立临时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加强对外出务工、在外求学党员的交流联系和教育管理活动,精准把握流动党员的流向。

拓宽“教育链”,提升学习热度,让流动党员“流而有学”。实施定向结对帮扶带学,抓实抓细流动党员的学习教育工作。由基层党组织成员与流动党员结成“1+N”双向联系对子,在党员外出与返乡期间持续督促其积极履行党员职责、加强理论政策学习,不断增强自身党性修养。打造线上“指尖课堂”,建立以村(社区)一级为基本单位的流动党员微信群、QQ群等175个,依托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APP、安徽先锋微讯公众号(视频号)、安徽党员大课堂、天长先锋网等优质平台资源,定期推送、转发有关党的建设、理论政策、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内容的学习文章、图片和音视频资料,有效实现理论学习不放松、党员教育不掉线。同时,以“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和党员冬春训活动为契机,利用龙岗抗大八分校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和全市213个远程教育站点,分批次组织流动党员上线下“专题党课”,邀请优秀共产党员李宏祥、最美志愿者黄宗玉等先进典型开展理论政策和榜样精神宣讲30余场,让流动党员“学有所得”。由各镇街党委牵头,统一购置《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理论学习书籍,通过快递邮寄、上门走访的方式向流动党员赠送“红色包裹”,让流动党员“充电蓄能”更加便捷。

延伸“实践链”,加强服务管理,让流动党员“流而有为”。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关心关怀,依托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流动党员之家”。开展“进党员家、知党员情、暖党员心”活动,对流动党员进行走访慰问,充分听取其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聚焦流动党员作用发挥,利用节假日期间,召开返乡党员座谈会,激励引导流动党员“反哺乡梓”,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组织实施“我为家乡发展献计策”“我为群众办实事”“立足岗位作贡献”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到户籍所在地党组织报到,参与文明创建、环境整治、社会治理等志愿服务活动。实施“归雁计划”“引凤还巢”工程,鼓励流动党员特别是创业有成的党员返乡创业、投资办企,为家乡带回资金、技术、人才与重点项目,在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方面贡献智慧与力量,全面激活“归雁经济”。同时,在全市范围内设立72个流动党员志愿服务岗,推动189名流动党员在户籍所在地开展“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活动50余场次,参与防汛抗旱、交通安全劝导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次,帮助化解基层矛盾纠纷600多件。

(来源:王仁俊)


上一篇:广陵街道:“三招发力”让流动党员“有家、有学、有为”[ 01-27 ] 下一篇:郑集镇:“三个一”提高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02-19 ]

主办单位:中共天长市委组织部 承办:天长市党员教育中心 皖ICP备0700665号 联系电话:0550-7770830 邮箱:tcxfw2012@163.com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皖公网安备 341181020002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