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是县域最基本的治理单元,是整个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近年来,安徽省天长市广陵街道建立自治、德治、法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以自治激发民主活力,以德治涤荡文明乡风,以法治推进现代治理,乡村治理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为建设美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铺就了美好乡村“幸福底色”。
群众参与,“自治”实起来
“解决村民最期盼、最关心的突出问题,让村民有充分的获得感、幸福感,靠的就是党群议事!”长亭村党总支书记董来有介绍,大到20多万元的集体资产发包,小到村里垃圾桶管理,民主协商、民主决策在全村蔚然成风,形成了民意的“最大公约数”。他们以村规民约为抓手,立足村情实际,搭好“党群议事”平台,了解老百姓的想法,让群众当主人、唱主角,大家共同讨论村里的大小事务,自治管理大大减少了村里矛盾纠纷。近年来,在基层党组织引领下,该街道重点打造了长亭村、祝涧村等一批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长亭村,不仅家家户户院落干净整洁,而且沟、渠、塘、坝等犹如人体的毛细血管,布置合理,流动顺畅有序。该村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协商的基础上,适度开展土地规模经营,放大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目前,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流转集体土地5500亩,在大圹圩农场示范带动下,他们大力推广高效、优质的粳稻、粳糯稻种植,全村种植面积达6000亩以上,经加工的“倮倮”牌有机大米,畅销长三角,所产农产品品质好,市场评价高。如今,一户户环境优美的靓丽院落应景而生,一块块孕育金色希望的田地生机盎然,正编织出一幅幅崭新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
开创新风,“德治”活起来
“德治”引领乡村治理有章可循、有样可学、有力可发。近年来,广陵街道高度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按照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使命要求,大力推进乡村“德治”体系建设,特别是将美好乡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等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好家风、好家训”、“孝亲之家”和“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表彰活动,树标兵,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力量,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形成文明乡村浓厚氛围。在美好乡村建设过程中涉及到许多农户的乱搭建、拆迁等问题,村级党组织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作用,将整治管理办法等相关工作纳入村规民约,“约”出了乡村文明新风,老党员、老村干“包保”重点户,面对面做群众思想工作,在移风易俗、秸秆禁烧和制止违建等方面积极宣传,塑造了乡风文明“正能量”。
刚性约束,“法治”用起来
为更好的体现法治理念,引导群众自觉学法守法用法。近年来,该街道各村(社区)通过专栏、座谈会、“大喇叭”等形式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以村级法律服务微信群作为基层民主法治阵地,为群众尊法学法守法提供“场所”,让村民切实感受法律服务零距离,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和“八小时之外”的问题。在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祝涧村,村里将法治宣传标语、法理常识绘成文化墙绘,一幅幅彰显深刻含义的“画面”韵味悠长,村民随处都可看、可学。而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广宁村,则邀请村里法律顾问举办普及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的宣传讲座,引导农户主动拆除违章搭建,对污染环境、违法建设等则联合街道综合执法队严管重罚,“管”出效益,“罚”出文明,做到治脏不留死角、治乱不留情面、治差不留隐患。
乡村要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群众的踊跃参与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也增强了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如今,广陵街道群众建设美丽家园的氛围愈发浓厚,实现了从“对手”多到“帮手”多、“被动”多到“主动”多、“看法”多到“办法”多的有力转变,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当中,最终达到“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上一篇:广陵街道向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属送喜报[ 03-04 ] 下一篇:广陵街道:纪念“三八”妇女节 唱响清廉好家风[ 03-10 ]
主办单位:中共天长市委组织部 承办:天长市党员教育中心 皖ICP备0700665号 联系电话:0550-7770830 邮箱:tcxfw2012@163.com
技术支持:安徽网狐科技 皖公网安备 34118102000224号